生态环境
  • 陕西省黄河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刷新纪录

    2022年,全省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两项水质考核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黄河、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刷新纪录。 去年1—12月,111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07个,占96.4%,好于全国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优于“十四五”考核目标5个断面;无劣Ⅴ类断面,好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优于“十四五”考核目标2个断面。安康瀛湖(资料照片)。记者 赵晨摄 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首次达优。105座县级以上污水厂出水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提标改造率97.2%。26个城市黑臭水体长治久清,新增2个县级城市黑臭水体,1个基本完成整

  • 全省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计划下达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下达了2023年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计划和绩效目标。 2023年,围绕秦岭区域、黄河流域等重要区域和主要流域,重点安排部署历史遗留矿山治理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类修复项目。重点支持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历史遗留矿山以及生态功能问题较严重的市县实施生态恢复治理。本次下达的2023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涉及61个县(区),治理面积1857.75公顷;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0个,治理面积9894.91公顷;省

  • 大河上下满目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观察

    万里黄河,奔流不息。大河上下,焕然一新。“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连日来,记者在黄河上中下游采访发现,沿黄各省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搭建起黄河保护治理的“四梁八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河大合唱”越唱越嘹亮。两岸换绿装 大河满目新 位于黄河源头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宝石”。从远处望去,湛蓝的湖水与冰川、草地交融,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此栖居。  上游有水

  • 陕西省咸阳市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新一批国家森林城市名单。咸阳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是该批次全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近年来,咸阳市围绕建设“丝路名都森林咸阳”目标,按照“一城、两河、三区、十线、多点”的总体布局,以“创森十大工程”为载体,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构建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城市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城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和健全的城市森林管理保障体系,把咸阳打造成宜居、利居、乐居的“林中之城”“休闲之都”。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以来,咸阳市累计投入森林城市建设资金80多亿元,吸引各类社

  • 陕西下达1亿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奖补资金

    根据黄河流域各市(区)2021年度工作综合评价情况,陕西省日前下达了1亿元年度省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奖补资金。 今年,陕西省实施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启动陕北地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统筹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 为扎实推动陕西黄河流域保护治理,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印发《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奖补实施方案》,明确奖补市(区

  • 咸阳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近年来咸阳市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彬州市水口镇屯里村乡村风貌(无人机照片)。朱民乐 摄 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深入开展改厕和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71.13%,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有效治理行政村占比分别为89.5%、29%。 加强水环境保护。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全省率先划定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58处,全面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狠抓秸秆、畜禽粪污、废旧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化肥、农药连续4年实现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95.2%

共有5页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杰商网为企业提供品牌营销、软件开发、项目申报、广告投放、媒体发布、产品销售、招聘就业、电商购物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www.jieshangwang.com / www.300j.cn


杰商网融媒体平台为开放性平台,所有文章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在线客服

杰商网

丝路未央

秦汉唐

杰商网

秦汉唐

长安丝绸之路

杰商网

技术支持: 杰商网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