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带你实地探访非遗大集、展馆布展……时间:2023-02-15 打造非遗年度名片,绽放非遗绚丽色彩。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将于2月16日至20日在榆林举行。大会开幕在即,展馆、大集等布展情况如何?2月14日,记者来到榆林古城老街一探究竟。 据承办方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展览中心负责人李阳介绍,本次非遗年会创新展览由非遗沉浸式精品展、非遗大集、非遗展演、红色非遗展等多部分组成,届时将展演除陕北民歌、陕北秧歌、榆林小曲、陕北说书等非遗项目外,还有蜀绣、蜀锦、漆艺馆、陶瓷馆等各地的200余项非遗项目走进榆林,让非遗真正走进市民生活。此外,本次年会还将创新组织“非遗大集”,区别于传统会展设计形式,其采用沉浸式体验与传统元素结合,以集市的形式汇集各地好吃、好玩、好看的非遗体验内容,并通过“科技+文化”的沉浸式场景营造互动性消费氛围,给参观者带来一次非遗与旅游的深度体验。 4800平方米沉浸式精品馆 创新非遗体验场景 1.5公里非遗大集 创新非遗展览方式 汴绣、南阳烙画、潍坊风筝、莲湖面塑……非遗集市,好物云集,2月16日至20日,“非遗大集”活动将在榆林古城1.5公里的老街精彩上演。 “我们以打造‘实景式非遗商业街区’为主题,将陕西、河南、四川、山东四省近100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摊铺布置在榆林老街上,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通过非遗作品展示和手工艺现场展演等方式,与赶集的游客互动交流。”李阳介绍道。线上传播,同样精彩。届时,“非遗人之家”将全程实时转播活动盛况,抖音上线“#dou见非遗#”话题及专属H5,并邀约多位达人助力非遗传播。开幕当天,“抖音电商”官方直播间还将在非遗市集开展超过4小时的“云逛展”宣传活动,并进行专场直播带货,同时,还将在微博上开展“非遗在身边”活动,号召更多人在微博一起守护非遗。 为丰富“非遗大集”的多样性,充分展示榆林本土非遗文化,榆阳区在古城老街分散布点“根雕”“核雕”“锯艺”“柳编”等11个传统工艺。 此外,作为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重点活动之一,“非遗中的红色资源寻访活动”展览也将走进榆林。据了解,本次展览以“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以图、文及视频资料结合的形式展示上海、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广东、湖南、湖北8省(市)非遗中的红色资源寻访活动成果,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等各个门类。通过展览进一步营造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的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