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起百姓“幸福梦”——咸阳医疗保障这十年时间:2022-10-24 402.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能用更低的价格用上更多的新药好药;跨省异地就医可享受实时结算……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十年来,咸阳医疗保障稳稳托起老百姓的“幸福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咸阳市不断建设和深化医疗保障工作,突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着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实现“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的目标,使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断提升。 医保兜底,得病有保障 “多亏娃他爷在村里给娃缴的医保,要不然真的没法生活咧。”礼泉县南坊镇水平村张艳说。今年3月份,她14岁的女儿突然高烧不断,随即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霎时,她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好在和丈夫骨髓配型成功,夫妻二人便决定带女儿到北京的大医院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手术很成功,但高额的医药费无法让女儿长时间待在医院,只能住一段时间,结账、报销,再拿报销的钱住院……就这样靠着医保为女儿进行了后续治疗。 前前后后花费70余万元,医保共报销35万余元,大病救助二次报销3万余元,医疗救助三次报销1千多元。 不得不说,这场大病,是医保为张艳这个家庭托了底。 十年里,张艳家庭只是享受医保(合疗)带来实惠的缩影之一。 治疗难、费用高,曾经让许多大病患者身陷困境。如何为他们带来希望之光? 十年间,咸阳不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并逐年递增。 2021年全市参保人员享受门诊待遇445万人次,人均就诊3.7次;享受住院待遇74.8万人次,群众医疗需求得到有效释放,医疗保障更加公平可及。2022年度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2.7万人,其中城镇职工59.4万人,城乡居民343.3万人,参保率9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如今,咸阳基本医保主体保障、大病保险梯次减负、医疗救助托底功能、补充医疗保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与此同时,咸阳市医疗保障局坚持医保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根本原则,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整合政策,消除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区别,受益水平差异,城乡居民待遇水平显著提高。2020年,咸阳启动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实施,年均享受待遇5300人次,发放生育津贴4821万元。 此外,咸阳通过资助参保、大病倾斜支付等方式,对特困人员、重点特殊对象、低保群体、易返贫致贫人员和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等五类困难户实行分类精准救助,2021年度全市46.3万名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实现参保全覆盖,资助脱贫人口参保补贴资金5340.67万元全部落实到位,共计住院4.3万人次,补助金额2.49亿元。 集采落地,治病少花钱 降药价,患者能直接得实惠。 “用的还是那些药,但好像自己要掏的钱变少了。”2020年前后,市民刘建设发现自己医保账户里开始有了结余。 2019年11月29日,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咸阳市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紧接着,咸阳市医保局多措并举,上下齐动,积极参与“4+7”集采药品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从第1批次到第7批次;从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到重大疾病用药、罕见病用药;从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到骨科耗材、种植牙……四年里,咸阳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让多种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价格减半,让部分“贵族药”变成“平民价”,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让他们不再为“看病贵”而忧心。 截至目前,咸阳已开展7批次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覆盖294个药品,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年采购金额的35%,平均降价超过50%,最高降价96%;高值耗材方面,集采平均降价超过80%,其中冠脉支架均价从1.3万元降至700元,全力推动了医疗价格回归合理水平,让每一种“灵魂砍价”药真正惠及患者,让人人都能“买得到、用得起、能报销”。 聚焦关切,精准化服务 十年来,咸阳不断缩小不同人群待遇保障差距。 针对城乡居民待遇保障与城镇职工的差距,结合基金结余实际,两次调高保障待遇、释放红利,城乡居民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从原先的63%提高到70%左右,预计全年减轻参保患者医疗费用负担5亿元。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待遇需求,出台扩大参保群体范围、缩短待遇等待期等措施,做实医保兜底保障,做到就业形态延伸到哪里、医保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针对异地工作生活人员便利,扩大单病种疾病后续治疗备案区域范围,取消备案信息变更时间限制,新增异地备案经办人员范围,扩大异地人员范围,将异地居住的在职人员纳入安置范围。 针对特殊群体,推动“早诊早治”和健康管理,在全省率先落地实施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普通门诊高血压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60.8%。 十年来,咸阳医疗保障多维度多切面为民服务。 战疫有担当,医保有速度。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咸阳第一时间预付基金保障“先救治、后付费”,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全面实行疫苗免费接种,累计结算疫情救治和疫苗接种费用6亿多元;连续七轮调低核酸检测价格,核酸检测单人单检收费价格下调至16元,混合检测价格下调至每人次3元,大幅降低疫情防控成本。 打击欺诈骗保,监管执法有力度。持续推进协议首管、市院县管、驻点监管、社会共管、飞行监管的“五管齐下”监管方式,全市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效果彰显,打击欺诈骗保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三年时间,累计追回使用医保违规基金2.7亿余元,咸阳打击欺诈骗保综合排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聚焦“急难愁盼”,服务有温度。面对基层医保服务机构缺乏的课题,医保机构距离远、群众手续繁琐的难题,在全省率先推行并实现市县镇村全覆盖的医保服务经办新格局。实现全市所有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一张清单管到底”,不断扩大两定机构数量,方便群众就医购药选择范围广、就近便利多。 同时,在全省率先将全市所有开展住院业务的352家定点医疗机构和855家定点零售药店全部纳入门诊费用跨省和省内直接结算范围,提前一年多完成国务院下达的指标;持续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与运用,截至目前,全市激活人数332万余人,支付应用已突破120万余人次,实现“一码在手、医保无忧”,老百姓就医买药更加便捷。 全面推广医疗保障“代办”服务;完善“双通道”管理机制,做好患者用药衔接,确保患者用药可及性,多种抗癌药销量比进入目录前提高了14.6倍,拯救和延长了很多癌症患者的生命。 ……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只有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锚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百姓“幸福梦”必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